“货备齐没有?”4月25日上午9点多,巴中市平昌县板庙镇大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万平挨家挨户了解商户的备货情况。“大家都在为‘五一’小长假做准备,民宿、酒店的房间都订满了。”王万平说,脱贫后,大石社区成了远近闻名的“童话小镇”,每到节假日游客如织,“去年人均收入14380元。”
几天前,在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包括大石社区党支部在内,全省共有900个先进集体受表彰。王万平记得,当天下午6点多,他把奖牌抱回来时,社区办公室里挤满了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都在,不少周边的群众也来了,大家排着队跟奖牌合影,谈对未来的想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的广袤田野上,新希望已种下;在川西北高原地区、大小凉山彝区的高山峡谷里,新动能在孕育。□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产业“压舱”撑起发展主心骨
眼下又到了小龙虾大量上市的时节,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正在筹备一场“吃货”盛宴——小龙虾节。“表彰大会提出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共乐镇党委书记邵升说,为此,该镇在全市率先成立镇级资产公司,建立“土地预流转”制度,高标准建设2万亩稻虾产业核心区,带动发展全县10万亩稻虾产业。
“加油干就对了!”泸州市江阳区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陈亮说,该区按乡村“五大振兴”要求,抓好产业帮扶、就业扶持等方面有效衔接,补齐产业发展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积极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全面脱贫后,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广安市广安区委书记文阁介绍,推进乡村振兴,该区打算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集中连片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粮油、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和龙安柚、晚熟柑橘、乡村旅游等六大特色产业。
德阳市中江县仓山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成立10个专业合作社,在全镇发展蚕桑产业2743亩,建成蚕房16800平方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表彰大会上提到的这句话就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发力方向。”仓山镇党委书记徐万俊说,计划中期再发展3000亩,远期发展10000亩,同时引进丝绸深加工企业,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4月23日下午,在产业园干活间隙,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詹井村村民黄桂明告诉记者,去年家庭收入超过3万元,“这完全得益于村里发展产业的红利。”目前,该村发展羊肚菌100亩,小龙虾200多亩,建立大闸蟹培育等6个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预计可达20万元。
机制“护航”确保脱贫不返贫
间较短,我们的任务依然艰巨,凉山州将聚焦‘防返贫’‘固成果’‘增收入’‘夯基础’等八个重点,接续奋斗。”
近日,甘孜州巴塘县正在打造一条滨河文化街,夏邛镇河西村的脱贫户志玛打算开街后开间小茶坊。表彰大会上提到,认真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着力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这让巴塘县明确了方向:积极落实防返贫监测机制,加强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临时困难户的关注,精准实施产业帮扶和特殊困难对象帮扶,杜绝出现规模性返贫。
为确保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泸州市古蔺县将开展巩固脱贫成果专项监督,督促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开展涉农资金项目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抓好‘一卡通’治理。”古蔺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赵源华说。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村民已做好迎接游客的准备。“在抓好防止返贫现象发生的同时,我们将持续深化农旅融合发展,依托生态优势开发腊肉、土鸡、‘杆杆酒’等古路村生态商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雅安市扶贫开发局局长韩永康说。